教以潜心、研以致远,“艺心艺德”思政教育工作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理念,依托山西省职业教育铸魂育人思政教育工作室联盟发起单位及省级双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根据自身艺术特色,五育并举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课程思政”是高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创新和教学实践创新活动。为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欧宝官方app下载安装
坚持课程思政的特色化研究,深入探索不同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规律,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构建了“一储备双协同三融通四贯通”的“1234”课程思政新模式,多维度增强了“课程思政”的实效,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
艺术设计类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性,一直在尝试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环境艺术专业为例,2015年该专业被列为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后,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双创孵化为支点,三方派单为驱动,分层递进为路径” 为主要内容的“123N”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了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的探索,经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艺术设计类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融合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深入实施铸魂育人“三个一”工程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山西财职院积极践行教书育人主体责任,如何将思政育人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结合起来、如何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传统文化扎根于中国大地,扎根于学生心间,是我们面临应该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建设基础
思政教育工作室负责人为工程艺术系副主任,可以调动专业群内人员、科研等支持课题研究,以保证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专业群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现有专兼职、兼课教师73人,在读博士5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83.3%,副高及以上职称33.3%,企业高管11人,一线技术人员28人。近五年,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具备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具备相应的学历水平和研究能力。在人员配备上注重了多学科、跨年级的要求,有利于研究的全面性。学校依托“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引、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的建设,进产业教授和技能大师、培育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师德标兵、“双师型”教学名师、以培养国家优秀教学名师为目标,在培养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奖获奖教师方面着力。
开发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拥有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课程教学资源及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做支持,完成富媒体云教材、多维立体式教材等做保障。 建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开发82门标准化专业核心课程和4887道试题,搭建41门个性化课程和465个微课。建成2门国家高职高专教指委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院级精品课程。
学院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与一套较健全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同时获批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山西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入选全省高水平专业群,同时是1+X证书制度试点,与山西高创产教融合中心有限公司等进行深度合作,创新实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双创孵化为支点,三方派单为驱动,分层递进为路径”的“123N”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应的资料设备保证。也可以结合高职院校师生的特点,多方面多渠道,收集资料,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实训设备,并结合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反馈的信息加以研究认证。
二、目标与定位
“艺心艺德”思政教育工作室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悟践,守正创新,将工匠精神、德艺双馨等职业精神的“艺”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教育相融合,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共蕴共育”,结合自身特色和学院优势打造体现职业教育要求的“艺心艺德”大思政课共同体,为大学生思政育人工作的新路径贡献力量与智慧。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院面向全院学生开设晋商文化、影视鉴赏、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中华传统文化、大学美育等公共选修课,工程艺术设计系面向本系学生开设手工艺制作、家具修复与美陈、摄影摄像、建筑评估等专业选修课。工作室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开展美育通识、美育人才培养、社会美育服务等工作,为国家、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
在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敢于创新,满怀信心,精益求精的投身到艺术创作工作中。
三、主要举措
思政融入艺术课堂历来是本专业授课的难点问题,本工作室重点解决:
1.艺术设计类课程思政建设中资源不充分、经验不充足、深度不到位、融合不系统的问题;
2.思政融入僵硬呆板、单一,导致学生对于该领域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无法入脑入心,这也是本工作室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如下:
1.通过建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集课件、视频、案例、文献等多种内容于一体的课程思政元素典型案例库,为专业课教师寻找思政育人元素提供充实的储备,破解资源不充分的问题;
2.通过实施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协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互为补充,共同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途径,破解经验不充足的问题;
3.通过将思政育人元素融通至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及素质提升各个维度,实施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各个环节,破解深度不到位的问题;
4.通过重组教材内容,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进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中,既体现了课程的专业性与职业性,又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了思政育人元素的针对性有机融入,破解融合不系统的问题;
5.通过突破传统授课方式,运用元宇宙数字孪生、增强现实、VR、AR、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虚拟仿真思政课程教学新模式,逐步建成“思政+科技”共享型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参与互动式思政教学工作室,让技术服务于课堂,让思政课从内容到形式全部“活”起来。
艺术设计类专业“1234”课程思政新模式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于艺术设计类课程自身的价值属性,以思政元素典型案例库(物)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人)为基础,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融通于艺术设计类专业不同阶段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素质提升人才培养全目标之中,最终实现将思政育人元素贯通至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考核评价教学全过程并反哺课程思政元素典型案例库,不断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
1.夯基础——体现专业特性的课程思政元素典型案例库
依据工作过程导向将专业课程划分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深挖每个典型工作任务中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法治、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等思政育人元素,形成集课件、视频、案例、文献等多种内容于一体的体现专业特性的课程思政元素典型案例库,为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充实的备课素材。
2.同发力——思政教师融入专业教学团队协同发力
思政教师融入专业教学团队,主动参加专业集体教研活动,定期开展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活动,促使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双协同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多维度增强了“课程思政”实效。如在思政课教师加入专业课教学团队前,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局限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忽略了课前导学和课后拓展环节。经过与思政课教师的讨论、交流,专业课教师在注重课堂教学显性融合融入的同时,加大了对课前导学、课后拓展环节的隐性融入力度,提升了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3.重融通——思政元素有机融通于人才培养全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立足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通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素质提升人才培养全目标之中:
(1)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造观,以自己的专业技能满足人民对美好家居生活的向往。
(2)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导学生将家国一体、天人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3)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敢于创新,满怀信心,精益求精的投身到艺术创作工作中。
4.全贯通——将思政元素贯通于教学全过程
课程思政应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全过程。如《软装工程实务》就是以典型任务为基本单元,将思政育人元素贯通至教学全过程。
欧宝官方app下载安装
工程艺术设计系
2022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