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来大一那年还是2006年,同样的开学季。越过了九月份全国各大高校开学的高峰期,我赶着招录的最后一批学生,踏着九月的尾巴,拿着欧宝官方app下载安装
录取通知书,踏上了北上的火车。记得应该是开学那会去学校途中有一截维修的路段,当时的817公交车还不可以直接到校,所以我辗转几次交通工具,在那个虽然并没有开始寒冷的季节,却已穿戴着深秋的新衣和满怀期许的热情正式成为省财贸的一名大学生。
2006年对于现在在校的学生来说,他们那会应该正在上小学的阶段。那时我们的校园环境也许和现在是一个时代的跨度,我们没有每人一手的智能手机,没有现在所谓的微信和和朋友圈,没有现在的4G和无线网,没有网络剧和手游......打电话那会宿舍还是标配的一个使用校园铁通卡一类的固话。每逢周末或者哪个下午没有课的时间,真的会有排队给家里打电话的情形。挂电话时都一定是卡在每分钟的最后50多秒挂断,那会的小心思就是绝不让自己的一毛钱花成冤枉钱。因为学校教学规定每晚都会有晚自习,但是却不规定晚自习我们具体干些什么,那晚自习的时间,我们最多的就是交流。有时候班级会组织一些生活班会,有时候会偶尔去阅览室看看书,教室里写写作业,又或者和同学们聊聊天,还有班里个别参加学校社团的学生就以社团各个工作和活动忙的前仰后合,激扬澎湃的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也不知道那会的时间是怎么计算的,都不曾觉得无聊是和自己沾边。
2008年5月12号这一天,原本很平凡的一天,因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而彻底被大家铭记和无法忘怀。记得那是一个周一的下午,恰逢5月赶上学院大型校园文化节,我们积极响应学院号召,那天中午正组织参加跳大绳比赛的同学在教学楼前小广场练习跳大绳,也许是不会想到会发生地震,也许是我们过于专注练习,当宿舍楼里的同学们纷纷跑到小广场,每个人惊恐万分地窃窃私语些什么的时候,我们这群跳绳跳的满头大汗、兴致勃勃的同学们才缓下脚步加入到这个大新闻的热潮中。因为没有感受到其他同学们描述的各种各样震感,所以那会对地震还只是听说过的,对我来说,也不是很能真正认识到一场大的地震会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多么有记忆性的一种象征。后来通过学校组织安排观看的一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募捐活动晚会,记忆犹新的是晚会上一个幸存的小女孩,在全国人的面前,质问我们:叔叔阿姨,你知道我从学校的教学楼里被救出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吗?那种陌生,胆怯又勇敢的眼神回答着,我看着一个一个废墟里熟悉的不熟悉的胳膊和腿.......小女孩没有再说下去就已经哽咽的哭起来。突然自己好像能看到当时那样的场景一样,自己的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流淌下来,我们全体同学在为这场地震祈祷。直到此时才开始意识到这场地震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大的一个灾难!到今年5月,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整整10年,灾区已经重建,幸存的人们也开始正常的生活。细数几千个日夜,转眼却已是十年,不管现在的人们还记得那场地震多少,我记忆深刻的是:在鸣笛默哀的时刻,我们全院所有师生在图书馆前,奏国歌为所有逝者默哀祈祷。不是十年之久,现在回忆起来也是仿如昨日。
在还上学的阶段,我们都渴望赶紧毕业步入社会。现在步入社会了,同学们无不怀念在学院的日子,怀念那个熟悉的教室,无忧无虑地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给我们讲各种奇闻异事和每个行业的职场规则,想念那实惠又很美味的食堂,想念和同学们成群结伴一起排队打饭,饭后还可以悠闲地去操场散散步,聊聊天。说起操场来,想起毕业后很多年的某一天,自己还和两三个知己回到母校,学院的大路小巷都已经被重新翻新和重建,虽然宿舍楼、教学楼和食堂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我们那亲切的土地操场却已经升级为最新的塑胶跑道。走在崭新的跑道上,踏着曾经的同一片土地,碰到比自己小好几届的学弟学妹们,感觉自己像是昨天才刚毕业离校的学生一样。说起在学院的桩桩件件,我们还是会高谈阔论一番。
我很喜欢曾经在校时,当时一个社团的广告语,不知道那个社团现在还在不在,名字是“奇迹社团”,广告语是:因奇迹在,故年轻没有失败!这么多年来,每当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总能想起这句话。因为我们年轻,所以什么奇迹都会发生;因为相信自己年轻,所以我们不怕失败。
听闻母校12月份举办四十年校庆,身在他乡不问远,常怀感激念师恩。
祝愿母校:四十载辛勤汗水结硕果,跨世纪芬芳桃李满天下!